每逢年中,市場流動性情況都備受關注。
6月23日早間,央行發布公告稱:“臨近月末財政支出力度加大,對沖央行逆回購到期后銀行體系流動性處于較高水平,6月23日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
盡管央行暫停了當日的公開市場操作,但隨后表示,6月份以來,央行通過中期借貸便利(MLF)、逆回購等工具向主要商業銀行提供了充足的流動性,臨近月末財政支出力度加大,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市場預期穩定。商業銀行從央行獲取資金后積極向市場融出,資金分層傳導順暢,貨幣市場關鍵期限品種利率穩中有降,金融機構對平穩度過6月末時點信心明顯增強。
“每年6月份都會出現季節性的流動性壓力。從今年情況來看,一方面,受美聯儲加息影響,另一方面,受國內金融監管加強影響,在此背景下,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加大了穩定金融市場流動性的力度,目前看整體效果顯著,當前市場流動性保持充裕,預期穩定。”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
三措施護航市場流動性
在溫彬看來,“金融機構對平穩度過6月末時點信心明顯增強”得益于近期流動性管理力度的不斷加強,主要表現為:一是量上保持適度,總體實現凈投放,確保市場對流動性的需求。二是對操作的期限和結構進行調整,使其更加合理。央行啟動28天期逆回購操作,使其可以跨越6月末時點。此外,MLF主要投放1年期品種,此舉減少了對短期流動性的心理影響,有效穩定了市場預期。三是從價格上繼續維持利率水平平穩。在MLF和逆回購的投放上,利率都與之前水平一致,維持穩定,這顯示出央行維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基調的意圖。
“總量適度、結構更合理、利率保持穩定,這三方面的措施有效護航了市場流動性的穩定格局。”溫彬表示。
事實上,市場此前對今年年中資金面波動的風險有所擔憂。此前,有業內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今年以來,資金面的一些新變化容易引發年中資金面波動,如資本外流、MPA考核趨嚴加劇流動性季節性和結構性緊張、監管趨嚴導致商業銀行杠桿和期限錯配風險暴露等,這些因素一旦疊加,很容易引起季節性資金面波動加劇,資金緊張的時間跨度也會因此延長。該業內人士判斷,“6月份是年內流動性風險最大的時點之一,央行加大流動性管理力度在預期之內。”
6月中上旬,央行較早實施了較大規模的流動性投放。據相關機構統計,6月6日,央行一次性開展4980億元MLF操作,提前加量續做了月內到期的MLF,實現凈投放667億元;此外,6月中上旬,央行累計開展逆回購操作13600億元,實現凈投放5400億元。
對此,溫彬表示,央行此舉有力滿足了機構對短期及跨季流動性的需求,較好地穩定了市場預期。在季節性壓力、金融監管加強的影響下,金融機構也加強了流動性管理,提前增加了跨季資金頭寸。6月以來,市場資金面總體較為穩定,并沒有出現持續性的緊張現象,市場對半年末流動性收緊的擔憂下降。目前來看,資金面實現平穩跨季已無懸念。
穩健中性基調不變
6月6日,央行宣布開展1年期MLF操作4980億元,利率和上一次持平,仍然保持在3.2%。相關分析認為,此次MLF操作延續了前兩個月一次性集中對沖當月到期量的思路,凈投放667億元,較5月份的495億元小幅擴大;同時,考慮到6月以來逆回購也實現了凈投放,顯示出央行加大了貨幣政策工具對流動性的支持力度。
6月20日起,央行流動性投放量明顯減少。先是終結了此前連續5日的凈投放,隨后轉向凈回籠。在6月21日的公告中,央行表示,當次操作考慮了財政支出、金融機構收取法定準備金利息對沖逆回購到期等因素,開展400億元逆回購操作,不及800億元的到期量,凈回籠資金400億元,是6月8日以來首次凈回籠。6月22日早間,央行繼續開展2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全部為7天期,操作利率持穩于2.45%,因當日到期回籠量增至1000億元,故此舉實現凈回籠800億元,為6月連續第二日凈回籠。6月23日,央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
有市場人士表示,央行維穩半年末流動性的態度明確,而近期公開市場操作的變化間接表明管理層對流動性實現平穩跨季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近日央行在公開市場操作上連續凈回籠,但銀行間市場資金利率維持平穩。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為例,除14天期和1年期品種外,其余期限全線下跌。“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當前市場流動性整體合理充裕。”上述市場人士稱。
“從央行的操作手法來看,央行流動性投放重在‘維穩’,而非‘放水’,這顯示當前貨幣政策繼續維持穩健中性。總體看,流動性實現平穩跨季問題不大,而資金面的寬松程度仍會在‘穩健中性’范圍內。”溫彬表示。
預期管理有效加強
每逢季末的敏感時刻,保持市場流動性穩定對金融市場來說都顯得尤為重要。
早在5月末,針對近期資金面的擾動,央行表示已關注到市場對半年末資金面存在擔憂情緒。5月26日,有媒體報道,在5月25日自律機制座談會上,央行表示已關注到市場對半年末資金面存在擔憂情緒,考慮到6月份影響流動性的因素較多,擬在6月上旬開展MLF操作,并擇機啟動28天逆回購操作,搭配好跨季資金供給,保持流動性基本穩定,穩定市場預期。
當時有分析認為,央行表態透露出已經做好平抑資金缺口的準備,穩定了市場情緒,增強了市場信心,大大降低了市場對“6月大考”的擔憂。
“近段時期以來,在傳統的公開市場操作等管理手段以外,我們發現,央行也十分注重預期管理。”華安證券市場分析師表示,從上月末到本月末央行的適時表態,到今年以來央行會在每次公開市場操作公告中增加一句話對當天操作和市場情況進行解讀,這都大大提升了貨幣政策的透明度。這些措施在有效緩解市場相關擔憂情緒的同時,也可減少市場對相關操作和管理層管理目標的猜疑,進而減少市場因與央行的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非理性預期及羊群效應,利于央行達到維穩金融市場的政策目標。
“針對市場流動性變化,央行一方面要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市場利率平穩運行;另一方面應繼續加強與市場主體的有效溝通,引導各方形成對未來政策路徑的合理預期。”上述華安證券市場分析師表示。